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文化研讨

京华余韵

时间:2014-03-11 阅读: 陈再藩

 

  十年前,第一次踏足北京,回来时,胸有成“诗”十几首,后来写成的,有前门大街的前清百年老店《都一处烧麦馆》、《芦沟英魂》、《走过老北京》、《北京鼓楼》、《三味书局》……岁月悠悠,对自己而言,那几首诗那几百个字留下的味道,迄今竟比照片中猎捕的影像还强烈。
  往后数趟京华行,归途的行囊里书是愈塞愈多,诗意却每况愈下。这回,竟给自己交了白卷。想想,交白卷得先怪自己近年对诗的疏懒,当年的“诗眼”,像一个较精致的相机镜头吧,早已不知所终了。但心有不甘的我,还是找到了“客观”的借口:北京变了。
  从小就从历史与文学里认识北京、皇城脚下的人民、胡同里的声音与味道……早在我踏足北京之前,便在我心头烙刻了一个古都印章。访北京,特别有一种寻找文化印证的情绪。
  车走在拓大的长安街,熟悉的天安门熟悉的毛泽东、熟悉的人民大会堂熟悉的广场和偶尔的风筝,都没变!问起计程车师傅,那新建的大剧院在哪儿?司机往人民大会堂后面一指,“诺,这就是!”。
  眼前庞然就是那海内外讨论得沸沸腾腾、法国佬设计的“蛋壳”剧院,光光滑滑一个银白调子的半球体,超现代地覆盖在黄昏夕照中的北京心脏。我告诉自己,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当年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给法国人古色古香的罗浮宫在庭院中央设计了一个钢架玻璃金字塔,气得胡子着火的法国人今天还不是忘了它的出位造型也彰显了文化大都会的包容气魄?新加坡人对新加坡河口滨海剧场的两瓣“榴梿壳”,也还不是愈看愈不刺眼?……但车过影逝,我立刻想起母亲炒菜的鑊盖。
  第二天下午登上鼓楼听鼓,也居高眺望。往南,笔直的街指向不远处的景山,景山前面的故宫,从鼓楼是看不见的。鼓楼招风,脚下的车声都爬不上,加上楼内沉稳的鼓声,我在这里意外地找到契合心中印章的感觉。振臂欢呼之际,突然间发现,远远地,怎么母亲的鑊盖就在北海公园的背后露了出来,好像吟唱着唐诗宋词之际,冷不防渗进了几粒英文字母,叫人愕然!后来,我就打消了去看奥运主馆“鸟巢”的念头。
  另一个意外是,当年在长安街南边巷子里发现的三味书局,早因侧边的巷居被折,今天赤条条地露向长安大街飞啸的车声与市声,与我诗里所写的“幸好/心情可不需随波逐流/人潮中只消打个小小的逆水漩涡/一滴清凉/就能遁入这片桃花净土…”简直是天壤之别!如此,在繁华与皇者霸气交融的长安街头,我真的有了一丝悲凉的感觉,也特别怀念当年一瞥书局女主人从雨中归来时,她华发如雪,风衣带寒,甫入玄关,即吩咐店员调亮室内灯光方便客人读书的那一派文士风采。
  我那首《三味书局》是如此结尾的:“突见门外归来/一抹带雨的古都晚霞/分明是红尘劫后的唐三采/却绰绰约约/犹是天宝年间惊艳的颜色”。
  后记要看看北京人如何努力从发展的巨轮中抢救老北京,可上《北京文化》网站:www.oldbj.com。一句“我们别对后代说:从前,有地方叫“北京”——特别叫人心痛!

© 2012 潮州王伉传统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本站网络实名:潮州市王伉传统文化研究会

服务信箱:czwkctwhyjh@czwkctwhyjh.com 备案编号:粤ICP备13007535号-1